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國際關係理論概論|筆記|不負責筆記: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
【關於馬克思主義】
  1. 許多過既關係學用以批評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論據
  2. 深刻影響國際關係理論,尤其是國際關係之後實證主義學派之相關理論
  3. 冷戰時期,資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展開歷史上難得一見之意識型態競逐
  4. 後冷戰時期,因全球資本主義使得貧富差距擴大到前所未有的狀況,使世人開始關注反資本主義之馬克思主義
  5. 因現實主義及自由主義對國際關係現勢之分析存在侷限和缺陷,使當代學者想藉由其他理論來跳脫這種非黑即白的思想框架,馬克思主義因此更受重視
【馬克思主義之核心論述】
  1. 外——辯證唯物論
  2. 中——歷史唯物論
    • 將世界之所有事物視為物質
    • 事物內部的矛盾、外部的壓力 → 「辯證」
    • 馬克思將上述或動加之於人類社會的生成演變歷史 → 「歷史唯物論」
    • 「唯物」→人類各種謀生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類的生活之道、生命過程
    • 內涵
      • 「人類社會」由上下二層結構組成,下層結構決定上層結構
        • 上層:法律、政治、文化制度
        • 下層:生產方式、生產關係之互動
      • 人類歷史的變遷,最終反映在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之上 → [經濟的活動與發展就是在舊歷史演變的引擎]
      • 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係,
        • 生產力變遷導致生產方式改變 → 生產關係改變 → 生產活動變化
          • ex. 科技提升之生產力增進→生產方式改變→生產關係與人類的生產活動亦隨之變遷
        • 相對的,下層結構之經濟活動變異會導致人類社會為適應生產方式的新形態
        • 經濟活動生產方式改變 → 人類社會之上層結構的法律、政治、文化制度改變
      • 故馬克思相當強調經濟掌控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 經濟基礎是最終控管社會、政治、理智生活過程的要項。
  1. 內——對資本主義之批判、抨擊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Anthony Brewer: 十八世紀至今轉變世界之關鍵
  1. 工業革命
    1. 造成生產與生產力的大幅提升
    2. 工業本質及物品超越人類在此之前所能想像、理解之程度
  2. 財富、權力不均等
    1. 因工業革命而達到無法預期的程度
    2. 可證之於歐美地區之富裕及非洲地區的貧窮
  3. 資本家運用勞工和出售工業產品之生產資本主義模式的控制興起,世界經濟發展特徵
    1. 歐美強權為例:二十世紀初,歐美軍事強權掌控世界之軍事優勢基礎,即運用【可控制世界經濟之生產】的資本主義
    2. 上述此種運用良好經濟發展模式與優越科技,而將軍事力量擴及全世界任何角落隻舉措,以馬克思之觀點即是【帝國主義擴張】
      1. 不僅造成世界不同地區之經濟不平等的發展現象,也反映出政治不平等的面貌。
      2. 帝國主義國家掌控【得以掌控其他國家之政治形態】的情況
      3. 馬克斯本人並未使用「帝國主義」一詞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壹、理論基礎—— 馬克思 與 盧森堡 的資本主義擴張論]
  1. 馬克思以沒有生產工具的無產階級與擁有生產工具之資產階級的社會關係作為界定資本主義的基本面貌,而【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則是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徵
  2. 資本主義擴張 —— 是資本家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力】,增強競爭力所致。
    1. 剩餘價值 —— 資本家要獲取利潤,必須善加利用剩餘價值。而最佳做法是在固定支給工人薪資的情況下,增加工作天數或時數。
    2. 資金集中化 —— 承前所論,大規模的工廠會比小規模的工廠更有效率,資本家則尋求累積資金與再投資 → 成為更大規模生產能力工廠 → 小工廠無法累積資本 → 小工廠被併購
    3. 再向外發展 —— 馬克思認為在任何資本主義社會中,最終利潤的獲取率必定會下降 → 再向外尋求更廉價勞工
× 【資本主義的擴張】
資本主義被建立後,資本家在經濟競爭壓力的驅使下,避諱極盡所能尋求對於提生產量、降低成本與提升利潤之心生產方法,而在國內利潤或取率下降之後,資本家進行資金集中的作為,並且累積俱有向海外擴張資本,以及獲得國家的支持下,就會採取向外擴充資本之舉。
受到國家支持資本家進行經濟擴張的行為,相對地,也會帶動其他社會進入以資本主義為主之經濟模式的運轉之中。如此之過程馬克思稱為「資本主義的擴張」。

  1. 馬克思本人並未提出帝國主義之詞彙,此種資本主義國家受到資本家的曲測而進行海外擴張爭取掠奪領地之舉,就是殖民主義的展現。就馬克思的觀點,殖民主義不見得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
  2. 就現今國際關係術語來看,馬克思所論的資本主義擴張,亦即全球化。而在資本主義擴張的世界社會中,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間的階級衝突是最為主要的形式。至於國家之間的衝突,仍不如街及衝突。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貳、理論的開創——霍布森的帝國主義論]
霍佈森注重殖民擴張所提出的帝國主義論,其實就是馬克思所論之殖民主義的另一個代名詞。若將帝國主義視為是掌控全球體系的關係之論,則霍佈森的帝國主義論較偏向於國家之間的經濟整控關係而更勝於政治,故稱之經濟帝國主義(economic imperialism)
  1. 霍佈森並非馬克思主義者,而是道道地地的自由主義者
  2. 帝國主義論
    1. 立基於低消費與商品存量過剩夏,必須進行對外投資之帝國主義的擴張論。為解決商品存量過剩導致的物價暴跌有兩個手段:
      1. 壟斷——排除任何可能的競爭對手,降低成本、提升獲利
      2. 資本出口——投資海外,讓資金流向俱有機會漢更具吸引力的海外投資場域
    2. 上述二方法,霍佈森皆嚴厲譴責之。
      1. 壟斷之影響:社會經濟收益不平等
      2. 資本出口之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為資本家進行海外擴張的【帝國主義之舉】,對外擴張的帝國主義必定會讓國家進行軍備擴張與維護如此利益支出的代價,但對國家而言這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
        1. 受益者:資本家
        2. 受害者:國民、國家 ← 帝國主義國家為工業與商業利益而產生的衝突承擔
      3. 霍佈森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為擴張經濟勢力的資本主義,是
        1. 在資本主義體系適應不良而出現擴展殖民經濟,且侵犯他國的舉動的怪胎
        2. 資本家為牟利引發國際戰爭、破壞國際和平的源頭
        3. 加大貧富差懸殊、經濟發展的不平等
        4. 國家最終為資本家利益服務,卻不利國家的整體經濟利益(軍備等)
      4. 霍佈森和馬克思的差別:霍佈森認為在資本主義國家無法進行改革的狀況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資本擴張,導致帝國主義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參、古典馬克思主義者的帝國主義理論]
[二、列寧的帝國主義論]
列寧:
  1. 運傳統馬克思主義的準則
  2. 立足於霍佈森從自由主義的立長與觀點來批判帝國主義,進而
  3. 發展出更為激烈與影響國際關係學術研究與實物更大的帝國主義理論

【霍佈森 V. 列寧】
前者將帝國主義視為資本主義體系的一種「異類」,後者將帝國主義歸為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且列寧更相信任何資本主義最終都必定會進入帝國主義的階段。
論點
  1. 擴張的資本主義 → 帝國主義(必然),且【帝國主義是資本擴張的工具】→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
    1. 世界經濟呈現壟斷與金融資本佔據優勢地位,國際托拉斯瓜分世界
    2. 世界政治是數個強權完成瓜分與控制世界各地 → 世界大戰(必然)
  2. 推論:
    1. 生產集中於企業結合、企業聯合、托拉斯等:可掌控經濟生活之具決定性角色的壟斷
    2. 擁有工業資本的銀行家出現,進而創造成為「金融資本」、「金融寡頭」
    3. 生產組織為求原料,從海外獲取原料與人工,進行殖民地海外投資,亟需銀行金融資本,形成「資本出口」取代「商品出口」
    4. 國際資本家壟斷與佔有世界經濟的形成,並造成【強國剝削弱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 → 迫使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政策轉變為「爭取勢力範圍與經濟利益」的鬥爭
    5. 最強國家瓜分世界,但因爭奪殖民地隻顧,使得這些強全陷入戰爭之窘境,並進一步導致戰爭範圍擴大引發世界大戰。
  3. 舉例:
    1. 十八、十九世紀,英國領先德國,德國殖民地較少。但二十世紀初,德國經濟趕上,進而想在國際領域有更多空間,引發英德之間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4. 列寧的觀點
    1. 帝國主義的國際關係,包含
      1. 國際經濟
        1. 帝國主義就是資本擴張與壟斷的階段
        2. 必然會導致國家、工業與公司之間的發展不均
      2. 國際政治
        1. 帝國主義實行資本主義之強權宰制世界、強權間發生戰爭的階段
      3. 上述為世界大戰發生之主因
    2. 影響
      1. 深化馬克思主義者的國際關係論述
      2. 解釋了傳統馬克思主義無法解釋之問題——「為何資本主義國家未發生革命?」〔列寧透過帝國主義理論提出革命之所以未發生在工業先進的國家是因為工業化的國家透過資本擴張海外殖民之向外侵略手段,大大地剝削了工業落後的貧窮國家,此剝削策略與手段,使資本主義國家中受到資產階級剝削之無產階級左承受之痛苦轉嫁於貧窮落後的國家人民,此亦為資本主義國家為發生革命之原因。〕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三節 文化霸權論]
  • 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又稱為文化領導權
  • 原為Georgi Valentinovich Plekhanov 推翻沙皇之依據,列寧亦曾用之
  • 葛蘭西(Altonio Gramsci)為真正將文化霸權進行理論化而獲得社會學界重視之人
  • 霸權穩定論(Gilpin) v. 文化霸權論(Gramsci)
    1. 霸權穩定:著重政治與經濟的領導權
      • 強調政治與經濟之有形權力的掌控 → 物質力量
    2. 文化霸權:強調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的意識掌控,作為政治權利維繫的主要力量。
      • 著重掌控行為之文化與意識的無形權利 → 非物質力量→ HOW 如何形成文化與意識之無行權力掌控?
【文化霸權論的形成】
  1. 葛蘭西由歷史唯物論的思考中突破傳統區隔主客觀之思想限制
    1. 「客觀」只是一種「普遍的主觀」→ 歷史中人類對社會的矛盾進行思考,形成人的主觀意識→ 不同人的主觀思考中形成了普遍的共識 → 社會的客觀性✭ 結論:所謂客觀,只是人們普遍接受社會共識制約後之「普遍主觀」
    2. 此「客觀」制約了人類的行為、習慣、思維、社會制度 → 社會的共同意識/文化→人類行為都是在這種共同意識作用下的結果,並非源自人類的獨立思考
  2. 能夠形塑「普遍主觀」的客觀意識而成為社會共識與文化,進而制約人的行為、習慣、思維與社會制度之能力,就是霸權
    1. 此霸權中武力之強制力或掌控力不是唯一的力量,更非必要者。
    2. 文化霸權力量的展現與實踐,有很大的程度是來自於經由人的意識和觀念之形塑作用,而發自個人內心之自願性的順從與作為之力量
  3. 結論:能夠掌控人及其所組成支社會之力量者,並非武力,而是讓人可以自願地服從與自發性行為之看不見的意識、觀念或理念
  4. 葛蘭西認為,只有社會的統治階級——資本家——才擁有這樣的霸權力量。
    1. 手段:團體或個別的組織、媒體、教育系統、國家之影響人的意識與觀念的力量
    2. 形塑人的行為、習慣、思維以及社會制度之文化霸權,乃是維繫工業先進國家與社會穩定而難以發生革命的一股重要力量    →    任何國家進行革命最重要的不是武力鬥爭,而是對抗、去除被統治階級形塑的主流意識
【文化霸權論的內涵】
  1. 文化霸權之四個特徵
    1. 霸權之意識形態之形塑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而建立者
    2. 霸權可以調和從屬性階級之歷史與文化生活
    3. 霸權的創建並非一蹴可幾,他是逐漸地經由不同的的鬥爭而形成者
    4. 霸權的意識形態只有依存於共同意識,並且標定成為共同意識的一部份,才能稱為霸權
  2. 此文化霸權之力量作用,不侷限於國家社會中,而是能擴及於世界社會的一股力量。霸權不僅僅產生於國家社會中,其亦存在於國際與世界範圍領域之中。EX. 西方文化——統治者的利益變成普世利益、不可破除之客觀認知(普遍的主觀)
    1. 霸權藉此掩飾權力統治階級載至被統治階級的事實真相(國家&世界皆是如此)
  3. COX將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概念用之於國際關係的分析上。將西方先進工業國家將資本主義之自由經濟與自由貿易的價值觀 → 掌控世界秩序的意識形態 → 自由貿易不僅是各國的政治意識,更成為一種出自內心的自願性行為。
    1. 國際組織是落實文化霸權的價值體系→各國皆須尊崇國際社會的規範→降低反霸權之理念的國際制度
    2. 此種力量並非武力可達成
    3. 英、美二國極力推展資本主義,即是為了維繫其利益
  4. 擴展
    1. 後殖民主義者認為西方國家運用對其可以掌握漢控制話語論述的知識形成與理解的權力,隱藏了對探討知識與殖民事實的真相,控制知識權力塑造、掌控非西方世界織文化、認知與價值觀
    2. 資本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國際經濟成為世界的共同意識、普世價值→ 合理化西方國家控制和剝削非西方國家之不正義的事實。
    3. 影響:後殖民主義者認為,因為第三世界國家在正式或是經濟發展上長久來多是以西方國家之思想與文化為主要仿效者,使得即使第三世界國家獲取政治與經濟的獨立,卻仍然無法去除西方文化與思想的影響和制約。此即是文化霸權的影響力。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四節 依賴理論]
[壹、理論源起與主要內涵]
拉丁美洲學者開始對現代化理論解釋新興國家之所以未能發展,完全是國內傳統制度結構、文化和價值系統所造成,故而只要仿效先進國家支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即可使這些國家達到現代化的境界之論,產生質疑。
→從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中尋求解答。
→依賴理論由此而起。
歸咎:
  1. 脫離殖民統治的國家經濟發展落後乃因西方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時期對於殖民地進行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之壓迫、宰制所致 → 依賴理論的基礎
  2. 拉丁美洲這些國家之所以未能突破經濟發展困境,乃因歐洲與北美這些先進工業化國家或者是所謂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長期以來極盡所能的剝削,並將這些國家創造成為附屬和依賴這些西方先進國家而存在著
  3. 全球資本主義的經濟互賴:某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乃是受植於另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擴充,原本的互賴關係 → 依賴關係。 → 依賴國經濟呈現濟落後又受剝削的慘況、自己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決定毫無影響力
    1. 依賴國的供給來自被依賴國的需求,依賴國藥生產何物及如何生產完全取決於被依賴國
    2. 被依賴國藉此剝削依賴國的經濟生產,獲取盈餘 → 被依賴國變強
    3. 依賴國只能是附屬這些剝削而獲利的世界權力核心

擴展:
  1. 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互賴體系被劃分成邊陲(依賴者、被剝削者)、核心(被依賴者,剝削者),西方世界國家為「核心」;邊陲國家被剝削,經濟倒退 → 依賴理論又被稱為未發展的理論,關心已開發國家與未開發國家織經濟不平等關係與其所引發的問題。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四節 依賴理論]
[貳、古典依賴理論]
  1. 強調依賴必然會造成落後的經濟發展情況,將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視為是邊陲地區之低發展國家之所以落後和未發展的禍害與根源
  2. 否定資本主義價值
  3. 主張邊陲地區之低發展國家應以激進的方式切斷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所有關係

[參、結構依賴理論]
  1. 邊陲經濟發展落後的問題,是受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影響
  2. 國家內部也有問題
  3. 運用結構主義觀點解析造成邊陲國家之所以落後與未發展之國際結構與國內結構

  1. 國際的結構
    1.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邊陲國家受到核心國家經由資金、科技與貿易等經濟活動的壟斷性控制 → 被動與不平等的狀態 → 落後的原因
    2. 必須透過改變國際典則扭轉經濟發展的困境
    3. 低發展國家所處地理位置、社會和經濟之不利於經濟成長與發展條件,因此將自由經濟與貿易的做法強加於這些地區國家的結果,無法提升其經濟發展,只會使其落入窘境
    4. 世界經濟體系=核心國家+邊陲國家
      1. 運用國際組織:聯合國促進低發展國家利益、限制已發展國家之出口、保護低發展國家工業生產力
      2. 國際條約和規則
  2. 國內結構
    1. 社會的僵固性:大部份低發展國家對於國家外的變動之適應與調整能力較差
      1. 排他性的組織團體
      2. 社會充斥個人主觀的人情因素、缺乏客觀規範
      3. 勞工分工過度僵化
      4. 缺乏廣泛適用的一般性原則
      5. 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等組成國家社會各資源部門都太過侷限、不機動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四節 依賴理論]
[參、 依賴的發展理論]
  1. 只要為發展與低發展加與開發國家的資本家進行合作,依舊可以這些國家的經濟向上提升、獲得良好發展
  2. 已開發國家和資本主義體系對於未開發國家仍有負面影響
  3. 舉例:巴西將國際資金視為巴西國內經濟整體的一部份,而非全部,外資無法完全掌控巴西國家經濟發展。外資與地方資本、國家資本合作下,成為可提升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且外資可共享經濟成長發展的利益
  4. 破除古典依賴理論、結構依賴理論的的論點,提出國家在低發展國家之經濟發展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
    1. 國家在發展中俱有主導能力(強勢國家)
    2. 國家強勢是依賴發展的關鍵
    3. 國家工業資本是存在的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五節 世界體系理論]
從歷史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問題,創建學術界矚目的世界體系理論。
希望擺脫現代化理論對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束縛,補充依賴理論對於解釋未發展與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問題隻侷限,藉由對西方歷史發展與其現代化經驗的探討與重新定位,來轉變和提升士人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建解。
  1. 世界經濟體系結構論——核心、半邊陲、邊陲的三元結構
    1. 核心國家:擁有供給市場需求的工業製造力,也有精緻農業。如美國。依靠先進的工業技術得以生產大量的工業產品,並依據技術優勢與龐大資金掌控和支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其他區域。經濟體系的主導者。
    2. 邊陲國家:缺少多元性地方團體對國家的推進作用,使國家朝若是國家發展。邊陲依附核心成為工業和經濟發展的原料與便宜勞動力的供給者。
      1. 前者剝削後者。不平等交易。剩餘價值由核心流向邊陲。
    3. 半邊陲:擁有比邊陲國家更佳但卻不如核心國家之工業技術與生產製造力,在資金匯集方面也是如此。
      1. 某種程度上可剝削邊陲,但又受制於核心
      2. 如東歐、南亞、中國、南韓、台灣、新加坡
    4.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已擴及全球,是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脫離這個三元的體系。
  2. 動態性的世界經濟體系論
    1. 世紀體系理論是一個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俱有動態分析的理論
    2. 半邊陲——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關鍵
    3. 缺乏半邊陲無法理解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運作,因半邊陲乃是世界經濟的平穩運轉必要者。
    4. 垂直的結構——核心最上,半邊陲居中,邊陲最下。
    5. 核心和邊陲向邊陲和核心的流動都無法一次到位,必須經過半邊陲此一階段,故知半邊陲之重要。
    6. 半邊陲可減緩核心和邊陲之緊張
    7. 世界政治、政治經濟
      1. 世界政治:半邊陲在世界政治運作中,可以用之於消解核心與邊陲所造成的兩極化的政治問題與危機,作為世界政治支不平等發展的報酬
      2. 政治經濟:半邊陲緩衝核心與邊陲的對立:給予邊陲國家希望,不至於永遠處於被剝削、壓迫的地位,藉此鼓舞邊陲國家。
  3. 邊陲與半邊陲國家轉換地位的機遇與策略論
    1. 攫取機會
    2. 經由引進商機而促進發展
    3. 仰賴自我發展,避免或降低外力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干預

文化霸權論的問題與批評
文化霸權並非完全不利於大眾 EX儒家文化的部分精華
要以什麼文化價值和理念取代現有的文化?

共產主義在現實上有行使的困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