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柳宗元文|作業七|種樹郭橐駝傳、梓人傳、舜禹之事

*2〈種樹郭橐駝傳〉主旨安在?或謂此文學莊子,然否? 

            本文旨在藉「種樹」言「治國」之理。文章描述長安之人「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蚤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傚慕,莫能如也。」而其自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以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郭橐駝能有如現代人所稱之「綠手指」,只是因為他能「順木之天」罷了,是「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而其他人之所以不能使木活者,蓋「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對樹木的照顧,過猶不及,如此煩亂其天性,自然無法使之生長不息。
            柳宗元讓郭橐駝講完木之天性,順而讓問者提出「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的疑問,蓋從「種樹之理」轉而言「治人之理」。郭橐駝說出他對於鄉里官員的看法:「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其中「好煩其令」和種樹時「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相同,皆不能順其天性,讓人民自在自得地生活生存,是以「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明白點出在上位者若長期煩擾人民,則必定民不聊生。至此,郭橐駝說「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在經過一連串的敘述、說明後,他認為「官理」與「種樹之理」似乎頗有相同之處;然,此篇之旨在藉種樹之理而引發人們對於「治人之理」的認識罷。
            本文的確有許多和《莊子》文本頗相似處,因而有人提出「本文學莊子」的說法。其中最明顯的是柳宗元對於郭橐駝身形體貌的描述。在《莊子》中不乏獨腳、駝背、聾盲之人,有趣的是這些人之造境往往近乎莊子所謂「至人」或「真人」的典範(如兀者王駘、申徒嘉、叔山無趾、支離疏等),而在本篇〈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也是一個能夠「無為、順木之性,使木得其天年」的人,亦即柳宗元刻意塑造的「典範」。則莊子和柳宗元文中塑造的典範都長相怪異,是其相似之處。
            其次,在文章形式、架構上,柳宗元此文也頗似莊子。如透過問者和郭橐駝一問一答而引出文章內涵,這樣的章法在《莊子》中幾乎比比皆是,又郭橐駝在回答時以「我之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的謙虛表現,頗似《莊子.齊物論》中的長梧子說「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的態度,又繼而提出發人深省的見地。在此一行文上,柳宗元無疑也向莊子學習。此外,〈種樹郭橐駝傳〉末尾,問者說「不亦善乎!吾問養樹,得養人術。」更是與〈庖丁解牛〉一章,文惠君在文章末尾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的行文如出一轍。基於上述種種理由,我相信柳宗元〈種樹〉一文,的確在各種面向上源自於《莊子》書的精髓。


*3〈梓人傳〉主旨安在?韓愈〈圩者王承福傳〉題其名,〈梓人傳〉為何不題其名?

            〈梓人傳〉旨在由「梓人之道」講「相道」。文中的梓人本身不擅長執行細部的工作細節(如鋸木頭、砍木材等),卻長於佈局、分配工作、掌控整體工作進度,柳宗元認為執政者亦應具備同的能力,並點明「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志,而能知體要者歟!」繼而提出「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於人」的看法;梓人,自然就是所謂的「勞心者」,在規劃好建築之大體大要後,便開始使喚眾多工人執行細部工作,他只需掌握各個大小細節,而無需動手,故能「役人」,而其他勞力者則「役於人」。
            柳宗元也指出「相天下者」與「梓人」的種種相似之處,從而證成相天下者亦應「勞心」而非「勞力」。如執政之各層級官員,猶「眾工之各有執伎以食力」;而「相天下者,舉而加焉,指而使焉,條其綱紀而盈縮焉,齊其法制而整頓焉;猶梓人之有規、矩、繩、墨以定制也」等。有趣的是,在文章末段,除了梓人與房子,還出現了「事主」(屋主)的角色。事實上屋主對應的是君王,梓人對應的是宰相,柳宗元認為,若屋主執意違背梓人之意,最後結果不如預期,並不能怪罪梓人。相同的,若君王不聽宰相的勸諫,則國家之隱憂需歸咎於君王之上。至此,則整篇以「梓人」喻「宰相之道」的思想已辨明矣!
            韓愈〈圬者王承福傳〉題其名,子厚〈梓人傳〉則否。然此二篇文章之主角境遇不同,二位作者欲傳達的思想也並無關聯,顯然二人各有計較。韓愈之文強調王承福之「獨善其身」,是韓愈那個時代當下與眾人相異的生命態度,韓愈欲以其事蹟為文以警醒眾人,則題其姓字以為明證,是在合理不過的。而柳子厚文之中心則是自「梓人」此種工作型態的核心意義出發,那是一千古不變的「道」,只要身在這個位置上的人便須具備此種態度,則其姓名便不重要了;由是,也才能彰顯一個「宰相」的「道」是不受時空、人事限制而改變的。


*6〈舜禹之事〉主旨安在?試與韓愈〈對禹問〉相較,析論二人觀念有無不同?

            柳宗元認為堯舜、舜禹之間的禪讓,雖是公天下、仁的展現,但在人民之記得/忘記之間,卻是歷代政權更迭都相同的「事」。所以他認為曹丕所言「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並沒有錯,因為雖然「道」不同(公天下、家天下之異),「事」卻相同(忘於民、係於民之同)。其論證認為舜之所以能將天下順利禪讓給禹,時是因為人民逐漸忘記舜的存在,就像人民逐漸忘記漢朝的盛極一時,所以禹能治天下,而曹家能得天下。

            比較〈舜禹之事〉和〈對禹問〉二篇文章,明顯可見韓、柳二人對於上古政治情勢的不同理解。柳宗元從精神態度和現實事務考量,而提出仁/強/公/私之「道」,和係漁民/忘於民的「現象(事)」互別苗頭;韓愈則認為無論公天下、家天下其實都是出於對現實的考量,然無論公、私,其目標都是希望天下能安定。看起來,韓愈的理解較吸引人(較符合中文人對於古聖先賢的期待),卻也可能脫離現實;而柳子厚對於繫、忘的辨析則點出廣大人民感受對於政局的影響,頗能服人。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聲韻學|筆記|中古~現代音變(聲母、韻母)不負責

聲母變化

  1. 全濁音→清音
    1. 濁塞音[b][d][ɖ][g]
      1. 平聲→送氣輕音[pʰ][tʰ][tʂʰ][kʰ] 
      2. 仄聲→不送氣清音[p][t][tʂ][k]
    2. 濁塞擦音[dz][dʒ][dʑ]
      1. 從母[dz]同塞音【作徂才在藏】
        1. 平聲→送氣               【徂、才、藏】
        2. 仄聲→不送氣           【在、藏】
      2. 崇母[dʒ]【士仕鋤鉏牀】
        1. 止攝:濁塞擦音→清擦音  【士、仕】
        2. 其餘同塞音
          1. 平聲:濁塞擦音→送氣清音[tʂʰ]【鋤、鉏、牀】
          2. 仄聲:濁塞擦音→不送氣清音[tʂ]
      3. 船母[dʑ]【食神實乘示】
        1. 平聲:濁塞擦音→送氣清塞音 [tʂʰ]【乘】/清擦音[ʂ]【食、神、實】
        2. 仄聲:濁塞擦音→清擦音[ʂ]【示】
    3. 濁擦音[z][ʑ][ɣ]
      1. 邪[z]【徐似祥辝詳】、禪[ʑ]【時常示是承】
        1. 平聲:
          濁擦音
          →送氣清塞擦音【辝】【常、承】/清擦音【徐、祥、詳】【時】
        2. 仄聲:濁擦音→清擦音【似】【示、是】
      2. 匣母【胡戶下侯何】:全變清擦音
        1. ɣ→x【胡、戶、侯、何】
        2. ɣ→ɕ【下】
        3. 清塞音、塞擦音的送氣、不送氣仍舊
  2. 鼻輔音:明母[m]、泥母[n]、疑母[ŋ]
    1. 明、泥二母保持鼻輔音
    2. 疑母[ŋ]【魚語牛宜虞】
      1. 大部份變成零聲母(消失)【魚、語、宜、虞】
      2. 少數三等開口字變[n]【牛】
  3. 清擦音仍舊
    1. 心母,除尖音顎化[s]
    2. [ʃ]→[ʂ]
    3. 書母[ɕ]→[ʂ]
    4. 曉母[x]
  4. 來母[l]、日母[ʑ]
    1. 來母:保持不變
    2. 日母
      1. 在止攝開口消失(零聲母)
      2. 變濁擦音
  5. 唇音分雙唇、唇齒,微母消失
  6. 端系【都丁多當得】保持舌尖音
  7. 知徹澄
  8. 精系〖精清從心邪〗【作則祖臧】【子即將資姊】
    1. 洪音韻母:保持舌尖音[ts]
    2. 細音韻母:顎化
  9. 莊系〖裝初崇生〗
    1. 深攝、梗曾通三攝入聲韻:變舌尖音[ts][tsʰ][s]
    2. 其餘變捲舌音
  10. 章系〖章昌船書禪〗全變捲舌音
  11. 舌根音聲母
    1. 洪音:保持
    2. 細音:顎化
  12. 影母[ʔ]喻三[ɣ]消失



韻母變化
  1. 入聲韻:輔音韻尾消失 
  2. 陽聲韻:鼻音韻尾                                                       (根本不用背嘛)
    1. 山、臻二攝:保持[-n]
    2. 曾、梗、通、宕、江攝:保持[-ŋ]
    3. 深、咸攝:[-m] →[-n]
  3. 開合口大致如舊,小規模變異                                     (好吧要背惹)
    1. 果攝
      1. 開口、一等韻、舌齒音(t l ts),變成合口
      2. 合口舌根音字,一些便開口
    2. 陽韻莊系字:開口變合口
      1. 莊:
      2. 崇:
      3. 牀:
    3. 青、清韻:合口字多半變開口
    4. 臻攝:一等開口端系字變合口
      1. 吞:tʰən→tʰuən
    5. 蟹、止兩攝:尼、來母合口變開口。
  4. 一等韻完全變洪音
  5. 二等韻
    1. 合口完全變洪音
    2. 開口
      1. 牙喉音產生介音[i],並影響生母顎化
      2. 其餘仍沒有介音[i]
  6. 三等韻
    1. 舌音、正齒音:介音[j]消失
    2. 唇音生母變輕脣音者,[j]消失
    3. 其餘
      1. 變成(保持)[i]
      2. 在合口音中和[u]合併為[y]
  7. 蟹宕攝
  8. 四等韻如今大致都有介音[i](開)或[y](合)
  9. 蟹攝
  10. 通攝
  11. 止攝
    1. 開口精知裝章系,韻母為[ɿ]或[ʅ
    2. 其餘為[i]
  12. 遇攝
    1. 一等全為[u]
    2. 三等非知莊章日系:[u]
    3. 其餘[y](同「遇」)
  13. 蟹攝
    1. 一等
      1. 開口[ai]
      2. 合口[ei]
    2. 二等
      1. 開口舌根音[e],其他[ai],例外[a]
    3. 三四等
      1. 開口
        1. 非知莊章日系[ɿ]或[ʅ
        2. 其他[i]
      2. 合口[ei]
  14. 臻攝
    1. 舒聲一等:[ə]
    2. 三等非知莊章日系:[ə]
    3. 其他:[i][y]
  15. 深攝
    1. 非知莊章系:[ə]
    2. 其他:[i][y]
  16. 山咸(只看舒聲):[a]
  17. 效攝:各等都是[au]
  18. 果攝
    1. 開口一等、合口:[uo]
  19. 假攝
    1. 二等:[a]
  20. 宕江攝
    1. 舒聲全是[a]
    2. 入聲
  21. 曾、梗兩攝同
  22. 流攝:全為[ou]


入聲字判斷
(一)  凡ㄅ、ㄉ、ㄍ、ㄐ、ㄓ、ㄗ 六母的 第二聲 字,都是古入聲字。
(二)  凡ㄉ、ㄊ、ㄌ、ㄗ、ㄘ、ㄙ 等六母跟韻母 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
(三)  凡「ㄎ、ㄓ、ㄔ、ㄕ、ㄖ」五母與韻母 ㄨㄛ 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
(四)  凡ㄅ、ㄆ、ㄇ、ㄉ、ㄊ、ㄋ、ㄌ 七母與韻母 ㄧㄝ 拼合時,無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
(五)  凡ㄉ、ㄍ、ㄏ、ㄗ、ㄙ 五母與韻母 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

(六)  凡讀ㄩㄝ韻母的字,都是古入聲字。

莊子|作業|讀莊隨筆——人間世有感



鶯啼或識晚霞好,日落崦嵫豈易回?顏淵若見心齋是,縱使花凋不作灰。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柳宗元文|作業|天說、答劉禹錫天論書、鶻說、觀八駿圖說


*2. 請據子厚〈天說〉、劉禹錫〈天論〉、子厚〈答劉禹錫天論書〉等,說明韓、柳、劉對天的看法有何異同?其所謂「有激而云」用心何在? 

韓愈(在柳宗元的文章中)認為「天」理論上應該能回應人們的種種行為,所謂「賞善罰惡」,是期待自己的行為能引導出好的結果。「吾意天聞其呼且怨,則有功者受賞必大矣,其禍焉者受罰亦大矣。」便是韓愈在柳宗元塑造下,對「天」持有的態度。

柳宗元則在〈天說〉中反駁韓愈的觀點,認為天就是天,與人事無干;其說較接近《荀子.天論》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概念,是後人亦往往以其「天地,大果蓏也;元氣,大癰痔也;陰陽,大草木也,其烏能賞功而罰禍乎?」之說,將之視為唯物主義者。

劉禹錫看似在〈天論〉中提出「人與天交相勝」的全新概念,以別韓、柳二家,然而柳宗元則在〈打劉禹錫天論書〉中明確表示劉、柳二家之說實無二致。蓋劉禹錫是將天能「生養萬物」視作天對於人的作用,而人則應辨明法治,以此為天人之「交相勝」,是故提出「天恒執其所能以臨乎下,非有預乎治亂雲爾;人恒執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預乎寒暑雲爾;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與怨不歸乎天;生乎亂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舉歸乎天,非天預乎人爾。」說明天、人各自行其是,而無自知之明者,才將成敗歸乎天。

而對於劉禹錫的說詞,柳宗元則認為與其持論無異。蓋柳宗元只是將重點擺在「人道」之重要上,其認為凡人之道興,其由在己而不在天,是側重其一而言;劉禹錫則完整的解釋了人面對天的心理狀態罷了。

柳宗元在文章中謂韓愈乃「有激而云」,一方面為韓愈不合理之說詞找台階下,一方面也表示其對於韓愈的同理,整句話完整的意思應該是「我能夠理解你是因為自身遭遇之不公方出此言。」

*3. 〈鶻說〉、〈觀八駿圖說〉主旨安在?是否有激而云?
〈鶻說〉旨在說明「仁義道德」與「人之外貌」不必然有關係,而是與其所行為者有絕大的關係,且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動物比附人事,蓋行仁義道德者為君子,如文中之鶻,能為報恩而忍一己之飢,雖是「知攫食絕裂之事」的猛禽,卻也能算是「卓然有立者」。

〈觀八駿圖說〉則在強調仁義之士與汗血寶馬都應該與眾人、眾馬「類」也,非必有奇特怪異之觀而能為聖人、為駿馬,重點不在外觀,而在內在心智、能力等;批判了當世之人皆按「圖」索驥,卒無法尋得聖人、駿馬的荒謬。想必子厚亦因感於人事之無力而出此文。

此二文皆澄清、強調仁人志士之標準所在,似是意在顛覆時人的錯誤觀念,則想必當時子厚或其身邊之人皆可能因人事之厄而鬱結憤懣,而有如是之文,後人謂之「有激而云」,私以為頗為中的也。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教育學程|申請資料|自傳、對當前教育的看法

第一部分 自傳
一、自傳:可包含求學過程、生涯規劃、報考教育學成的動機及期許等。
  國中開始是我目前的人生中,最精華也最精采的部分。剛進入國中時對於「念書」一件事並沒有特別深刻的感受或認識,只單純的認為「念書就是學生的本分」,但並沒有特別想過「念書、學習」背後的意義,研讀學科只是為了得到成績、名次所帶來的成就感。國中時唯二真正「享受」其中的科目是自然科和歷史科,主要原因都是任課教師幽默風趣,加上教學深入淺出,讓我對於「學習知識的快樂」有了最初的體會。
  本以為有幸進入台北市成功高中,卻沒想到,原本支撐我念書的成就感來源很快就消失了。這所學校裡,每個同學都是「念書」的佼佼者,而我再也無法為了成績和名次去念書,那實在太辛苦。「每當遇到挫折,那就是你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時後」,我開始思考讀書考試背後的意義和目的,並廣泛地閱讀各類書籍。漸漸的我被各類文學作品吸引,正逢當時升高二遇到一位學識淵博的國文老師,張麗花老師。老師上課不拘泥於課本,總是透過文學作品帶領我們看這個世界中人性的各種美麗和哀愁,這對於在文學中剛起步的我來說無疑是源頭活水,從此我和老師在課裡課外結下不解之緣。
  高二因不確定性向而念自然組,高三時在老師的鼓勵、信心加持下我毅然轉念社會組,儘管許多人嘗試勸阻我,但我相信我已找到人生的目標。為了我熱愛的文學也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像我一樣在校園中重新認識自己,我想成為像麗花老師那樣的人。

二、請以親身經驗為例,說明你如何面對挫折?
  高中時曾代表台北市參加全國語文朗讀比賽,高三準備學測期間每週都要到日新國小接受呂榮華老師的訓練。呂榮華老師非常嚴格且嚴謹,每週都有新的功課和訓練,我每天盡量排開時間自主訓練,但是當週的練習往往不讓老師滿意。
  起先覺得備受打擊,因為每週的練習似乎都在白費工夫。一個月過去,我轉念想:還有時間,老師也從未放棄過,我怎能先放棄?於是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練習狀況,並鼓起勇氣和老師討論自己遭遇的困境。我發現自己並沒有將每一次的練習當作比賽來看待,所以在練習時自己的精神、專注度並沒有被訓練到,以至於某些同樣的問題總會一再出現而無法改善。
  朗讀比賽時遇到的挫折提示了我一件事情:每一次的挫折都在告訴自己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找到每一次的缺失就是在重新認識自己,並且企圖讓自己往更好的境界發展。爾後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活動,我都用同樣的心態去面對挫折,從此我不再害怕挫折,反而能從中學習到更多。儘管有時接連不斷的挫折會讓人喘不過氣,但只要能夠秉持一貫的信念,最終都能夠克服。

第二部分 對當前中等教育的看法
一、你認為當前中學生的特質及可能面臨的壓力為何?
  我接觸家族中弟妹的經驗而言,現在的國中生多半非常聰明、反應快,受電視節目、廣告等影音媒體的影響大,所以在日常對話或問答上很機靈(或說俏皮)。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來,當前國中生在思想上可能較缺乏深度,也沒有什麼深刻的價值體認,一是受限於年紀,其次則是台灣整體教育制度、家長本身觀念的問題。
  就現況而言,教育制度改革可能讓部分的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再加上父母的期許無形中也會造成許多壓力。另外在與同儕的生活方面,青少年的學生可能要面臨自己在人際關係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無論是同儕的認同、尊重,或者男女關係、自身性向性別認同等,這些都是身心仍在發展、尚未成熟的國、高中學生會遇到的問題和壓力。

二、你認為當前中學較師可能面臨的壓力為何?
  中學教師除了傳遞基礎知識外,同時也必須負責中學生的生活常規、正當人格品行的建立,最大的目標當然是希望能夠教會中學生一生受用的好習慣、觀念和價值觀等。然而軟性的人格養成需要長時間、耐心、細心的陪伴和等待,並非一蹴可幾,對於學生的管教方式在當今更是眾說紛紜,有些人主張零體罰,有些人認為適當體罰可以有效教導學生正確觀念,這些說法都各有其道理,但我想最會讓老師感到壓力的應該是部分家長會干涉老師的管教方式,使得教師的專業素養無用武之地。
  除了外部的壓力外,關於教師自身理念想法在付諸實踐時也可能必須面對自己的質疑:這樣做是否真能把學生帶到他們應該去的地方?我曾在補習班打工兼差,有時在幫助同學解決課業上困難的同時不禁思考:我只告訴學生最快得到解答的方式,卻沒有告訴學生當時面對問題的人是如何一步步解決問題,進而得到這樣的答案,對於學生而言這所謂「最快」的路徑究竟是否是好的?對於一個問題從形成到解決,沒有去瞭解來龍去脈而只有制式的「解法」,這在培養人才的面向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勢必面對這樣在現實環境中「自我」和「大環境」的衝突、矛盾等壓力。
  老師的一部份壓力也來自學生。當教學不受到學生肯定時,教師勢必要找出問題並解決之,畢竟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學習,若學生無法有效地「學」,老師有責任解決這樣的問題。

三、你認為中學教師應具備的條件與特質為何?
  承上所述,中學教師要有好的抗壓力,無論在面對家長、學生、學校行政或自身時才有可能作出最好的判斷和選擇,在教育現場為「教育」走出活路。
  此外,教師必須要能夠悉心洞察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在想什麼、為什麼不願意學習等,如此才能夠適當地運用教學的技巧,讓「技巧」發揮最大的效用。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這個意思。
  老師存在最大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成長,但成長需要時間,並不能夠立即見效,是以老師同時需要極多的耐心和信心陪伴學生、等待學生,一個老師若太早對學生失去信心,不但沒有盡到責任,甚至可能因此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造成反效果。

四、你對當前教育改革的看法為何?
  教育改革當然有其重要性,但我想先要條件應該是基層教師都充分參與討論、評估可行性和成效等才進行。十二年國教、明星高中社區化的目的在於讓中學生能夠真正適性發展、並減輕學習的壓力,其出發點明確且良善。然而就我所知,許多老師曾抱怨,他們身在教育最前線卻也對即將上路的新制度沒有明確地瞭解。最基層的人都對制度不甚瞭解我想是需要檢討的。
  此外,單單片段的制度改革極可能無法有效達成其目標。以十二年國教、國中會考而言,政府期許國中學校能因應新的考試制度教會學生思考、適性發展,找出自己的興趣並尋找其適合的學校升學。然而,教育是一條緩慢養成的路,國中要做的事情,需要國小的基礎,試觀今日的國小教育是否能有效教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或者,我們的國小有所謂的「差異」教育嗎?還是一律齊頭式的教學,並未讓學生順著自己的程度、性向走?若否,我們怎能期待學生進入國中就能突然擁有這些能力或者適應新的教學法?
  再者,學業壓力一大部份來自家長,若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沒有改善,學生的壓力並不會減少。
  教育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是故改革應該待時機成熟才循序漸進地進行,減少社會動盪的可能性,讓莘莘學子能夠在學習的道路上真正享受其中。

第三部分 其他:
  作為一個老師應該教學生如何讓他發揮最大的價值、對這個社會有最大的貢獻,當以「發揮價值、貢獻社會」作為大前題時,是否升學、是否追逐成績等都只是形式的問題而不會成為阻礙。
  我曾經思考,教育究竟要追求「平等」還是追求「卓越」?事實上,真正的平等和卓越並不互相衝突:教育應該讓每個學生有平等受教育、平等選擇他想做什麼的機會,而教育也該讓所有的學生能夠最終成為一個卓越的「人」,一個健全發展的「人」,而無關乎他做什麼、領什麼樣的薪水。
  簡單來說,「平等」指的是最終社會上的相互尊重,「卓越」則是每個人能夠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並且實現自己的目標。

   期盼自己能夠發揮所長,為這個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培育社會國家的人才,追求那個在教學中卓越的自己。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國際關係理論概論|筆記|不負責筆記: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
【關於馬克思主義】
  1. 許多過既關係學用以批評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論據
  2. 深刻影響國際關係理論,尤其是國際關係之後實證主義學派之相關理論
  3. 冷戰時期,資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展開歷史上難得一見之意識型態競逐
  4. 後冷戰時期,因全球資本主義使得貧富差距擴大到前所未有的狀況,使世人開始關注反資本主義之馬克思主義
  5. 因現實主義及自由主義對國際關係現勢之分析存在侷限和缺陷,使當代學者想藉由其他理論來跳脫這種非黑即白的思想框架,馬克思主義因此更受重視
【馬克思主義之核心論述】
  1. 外——辯證唯物論
  2. 中——歷史唯物論
    • 將世界之所有事物視為物質
    • 事物內部的矛盾、外部的壓力 → 「辯證」
    • 馬克思將上述或動加之於人類社會的生成演變歷史 → 「歷史唯物論」
    • 「唯物」→人類各種謀生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類的生活之道、生命過程
    • 內涵
      • 「人類社會」由上下二層結構組成,下層結構決定上層結構
        • 上層:法律、政治、文化制度
        • 下層:生產方式、生產關係之互動
      • 人類歷史的變遷,最終反映在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之上 → [經濟的活動與發展就是在舊歷史演變的引擎]
      • 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係,
        • 生產力變遷導致生產方式改變 → 生產關係改變 → 生產活動變化
          • ex. 科技提升之生產力增進→生產方式改變→生產關係與人類的生產活動亦隨之變遷
        • 相對的,下層結構之經濟活動變異會導致人類社會為適應生產方式的新形態
        • 經濟活動生產方式改變 → 人類社會之上層結構的法律、政治、文化制度改變
      • 故馬克思相當強調經濟掌控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 經濟基礎是最終控管社會、政治、理智生活過程的要項。
  1. 內——對資本主義之批判、抨擊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Anthony Brewer: 十八世紀至今轉變世界之關鍵
  1. 工業革命
    1. 造成生產與生產力的大幅提升
    2. 工業本質及物品超越人類在此之前所能想像、理解之程度
  2. 財富、權力不均等
    1. 因工業革命而達到無法預期的程度
    2. 可證之於歐美地區之富裕及非洲地區的貧窮
  3. 資本家運用勞工和出售工業產品之生產資本主義模式的控制興起,世界經濟發展特徵
    1. 歐美強權為例:二十世紀初,歐美軍事強權掌控世界之軍事優勢基礎,即運用【可控制世界經濟之生產】的資本主義
    2. 上述此種運用良好經濟發展模式與優越科技,而將軍事力量擴及全世界任何角落隻舉措,以馬克思之觀點即是【帝國主義擴張】
      1. 不僅造成世界不同地區之經濟不平等的發展現象,也反映出政治不平等的面貌。
      2. 帝國主義國家掌控【得以掌控其他國家之政治形態】的情況
      3. 馬克斯本人並未使用「帝國主義」一詞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壹、理論基礎—— 馬克思 與 盧森堡 的資本主義擴張論]
  1. 馬克思以沒有生產工具的無產階級與擁有生產工具之資產階級的社會關係作為界定資本主義的基本面貌,而【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則是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徵
  2. 資本主義擴張 —— 是資本家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力】,增強競爭力所致。
    1. 剩餘價值 —— 資本家要獲取利潤,必須善加利用剩餘價值。而最佳做法是在固定支給工人薪資的情況下,增加工作天數或時數。
    2. 資金集中化 —— 承前所論,大規模的工廠會比小規模的工廠更有效率,資本家則尋求累積資金與再投資 → 成為更大規模生產能力工廠 → 小工廠無法累積資本 → 小工廠被併購
    3. 再向外發展 —— 馬克思認為在任何資本主義社會中,最終利潤的獲取率必定會下降 → 再向外尋求更廉價勞工
× 【資本主義的擴張】
資本主義被建立後,資本家在經濟競爭壓力的驅使下,避諱極盡所能尋求對於提生產量、降低成本與提升利潤之心生產方法,而在國內利潤或取率下降之後,資本家進行資金集中的作為,並且累積俱有向海外擴張資本,以及獲得國家的支持下,就會採取向外擴充資本之舉。
受到國家支持資本家進行經濟擴張的行為,相對地,也會帶動其他社會進入以資本主義為主之經濟模式的運轉之中。如此之過程馬克思稱為「資本主義的擴張」。

  1. 馬克思本人並未提出帝國主義之詞彙,此種資本主義國家受到資本家的曲測而進行海外擴張爭取掠奪領地之舉,就是殖民主義的展現。就馬克思的觀點,殖民主義不見得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
  2. 就現今國際關係術語來看,馬克思所論的資本主義擴張,亦即全球化。而在資本主義擴張的世界社會中,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間的階級衝突是最為主要的形式。至於國家之間的衝突,仍不如街及衝突。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貳、理論的開創——霍布森的帝國主義論]
霍佈森注重殖民擴張所提出的帝國主義論,其實就是馬克思所論之殖民主義的另一個代名詞。若將帝國主義視為是掌控全球體系的關係之論,則霍佈森的帝國主義論較偏向於國家之間的經濟整控關係而更勝於政治,故稱之經濟帝國主義(economic imperialism)
  1. 霍佈森並非馬克思主義者,而是道道地地的自由主義者
  2. 帝國主義論
    1. 立基於低消費與商品存量過剩夏,必須進行對外投資之帝國主義的擴張論。為解決商品存量過剩導致的物價暴跌有兩個手段:
      1. 壟斷——排除任何可能的競爭對手,降低成本、提升獲利
      2. 資本出口——投資海外,讓資金流向俱有機會漢更具吸引力的海外投資場域
    2. 上述二方法,霍佈森皆嚴厲譴責之。
      1. 壟斷之影響:社會經濟收益不平等
      2. 資本出口之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為資本家進行海外擴張的【帝國主義之舉】,對外擴張的帝國主義必定會讓國家進行軍備擴張與維護如此利益支出的代價,但對國家而言這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
        1. 受益者:資本家
        2. 受害者:國民、國家 ← 帝國主義國家為工業與商業利益而產生的衝突承擔
      3. 霍佈森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為擴張經濟勢力的資本主義,是
        1. 在資本主義體系適應不良而出現擴展殖民經濟,且侵犯他國的舉動的怪胎
        2. 資本家為牟利引發國際戰爭、破壞國際和平的源頭
        3. 加大貧富差懸殊、經濟發展的不平等
        4. 國家最終為資本家利益服務,卻不利國家的整體經濟利益(軍備等)
      4. 霍佈森和馬克思的差別:霍佈森認為在資本主義國家無法進行改革的狀況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資本擴張,導致帝國主義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二節 帝國主義論]
[參、古典馬克思主義者的帝國主義理論]
[二、列寧的帝國主義論]
列寧:
  1. 運傳統馬克思主義的準則
  2. 立足於霍佈森從自由主義的立長與觀點來批判帝國主義,進而
  3. 發展出更為激烈與影響國際關係學術研究與實物更大的帝國主義理論

【霍佈森 V. 列寧】
前者將帝國主義視為資本主義體系的一種「異類」,後者將帝國主義歸為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且列寧更相信任何資本主義最終都必定會進入帝國主義的階段。
論點
  1. 擴張的資本主義 → 帝國主義(必然),且【帝國主義是資本擴張的工具】→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
    1. 世界經濟呈現壟斷與金融資本佔據優勢地位,國際托拉斯瓜分世界
    2. 世界政治是數個強權完成瓜分與控制世界各地 → 世界大戰(必然)
  2. 推論:
    1. 生產集中於企業結合、企業聯合、托拉斯等:可掌控經濟生活之具決定性角色的壟斷
    2. 擁有工業資本的銀行家出現,進而創造成為「金融資本」、「金融寡頭」
    3. 生產組織為求原料,從海外獲取原料與人工,進行殖民地海外投資,亟需銀行金融資本,形成「資本出口」取代「商品出口」
    4. 國際資本家壟斷與佔有世界經濟的形成,並造成【強國剝削弱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 → 迫使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政策轉變為「爭取勢力範圍與經濟利益」的鬥爭
    5. 最強國家瓜分世界,但因爭奪殖民地隻顧,使得這些強全陷入戰爭之窘境,並進一步導致戰爭範圍擴大引發世界大戰。
  3. 舉例:
    1. 十八、十九世紀,英國領先德國,德國殖民地較少。但二十世紀初,德國經濟趕上,進而想在國際領域有更多空間,引發英德之間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4. 列寧的觀點
    1. 帝國主義的國際關係,包含
      1. 國際經濟
        1. 帝國主義就是資本擴張與壟斷的階段
        2. 必然會導致國家、工業與公司之間的發展不均
      2. 國際政治
        1. 帝國主義實行資本主義之強權宰制世界、強權間發生戰爭的階段
      3. 上述為世界大戰發生之主因
    2. 影響
      1. 深化馬克思主義者的國際關係論述
      2. 解釋了傳統馬克思主義無法解釋之問題——「為何資本主義國家未發生革命?」〔列寧透過帝國主義理論提出革命之所以未發生在工業先進的國家是因為工業化的國家透過資本擴張海外殖民之向外侵略手段,大大地剝削了工業落後的貧窮國家,此剝削策略與手段,使資本主義國家中受到資產階級剝削之無產階級左承受之痛苦轉嫁於貧窮落後的國家人民,此亦為資本主義國家為發生革命之原因。〕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三節 文化霸權論]
  • 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又稱為文化領導權
  • 原為Georgi Valentinovich Plekhanov 推翻沙皇之依據,列寧亦曾用之
  • 葛蘭西(Altonio Gramsci)為真正將文化霸權進行理論化而獲得社會學界重視之人
  • 霸權穩定論(Gilpin) v. 文化霸權論(Gramsci)
    1. 霸權穩定:著重政治與經濟的領導權
      • 強調政治與經濟之有形權力的掌控 → 物質力量
    2. 文化霸權:強調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的意識掌控,作為政治權利維繫的主要力量。
      • 著重掌控行為之文化與意識的無形權利 → 非物質力量→ HOW 如何形成文化與意識之無行權力掌控?
【文化霸權論的形成】
  1. 葛蘭西由歷史唯物論的思考中突破傳統區隔主客觀之思想限制
    1. 「客觀」只是一種「普遍的主觀」→ 歷史中人類對社會的矛盾進行思考,形成人的主觀意識→ 不同人的主觀思考中形成了普遍的共識 → 社會的客觀性✭ 結論:所謂客觀,只是人們普遍接受社會共識制約後之「普遍主觀」
    2. 此「客觀」制約了人類的行為、習慣、思維、社會制度 → 社會的共同意識/文化→人類行為都是在這種共同意識作用下的結果,並非源自人類的獨立思考
  2. 能夠形塑「普遍主觀」的客觀意識而成為社會共識與文化,進而制約人的行為、習慣、思維與社會制度之能力,就是霸權
    1. 此霸權中武力之強制力或掌控力不是唯一的力量,更非必要者。
    2. 文化霸權力量的展現與實踐,有很大的程度是來自於經由人的意識和觀念之形塑作用,而發自個人內心之自願性的順從與作為之力量
  3. 結論:能夠掌控人及其所組成支社會之力量者,並非武力,而是讓人可以自願地服從與自發性行為之看不見的意識、觀念或理念
  4. 葛蘭西認為,只有社會的統治階級——資本家——才擁有這樣的霸權力量。
    1. 手段:團體或個別的組織、媒體、教育系統、國家之影響人的意識與觀念的力量
    2. 形塑人的行為、習慣、思維以及社會制度之文化霸權,乃是維繫工業先進國家與社會穩定而難以發生革命的一股重要力量    →    任何國家進行革命最重要的不是武力鬥爭,而是對抗、去除被統治階級形塑的主流意識
【文化霸權論的內涵】
  1. 文化霸權之四個特徵
    1. 霸權之意識形態之形塑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而建立者
    2. 霸權可以調和從屬性階級之歷史與文化生活
    3. 霸權的創建並非一蹴可幾,他是逐漸地經由不同的的鬥爭而形成者
    4. 霸權的意識形態只有依存於共同意識,並且標定成為共同意識的一部份,才能稱為霸權
  2. 此文化霸權之力量作用,不侷限於國家社會中,而是能擴及於世界社會的一股力量。霸權不僅僅產生於國家社會中,其亦存在於國際與世界範圍領域之中。EX. 西方文化——統治者的利益變成普世利益、不可破除之客觀認知(普遍的主觀)
    1. 霸權藉此掩飾權力統治階級載至被統治階級的事實真相(國家&世界皆是如此)
  3. COX將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概念用之於國際關係的分析上。將西方先進工業國家將資本主義之自由經濟與自由貿易的價值觀 → 掌控世界秩序的意識形態 → 自由貿易不僅是各國的政治意識,更成為一種出自內心的自願性行為。
    1. 國際組織是落實文化霸權的價值體系→各國皆須尊崇國際社會的規範→降低反霸權之理念的國際制度
    2. 此種力量並非武力可達成
    3. 英、美二國極力推展資本主義,即是為了維繫其利益
  4. 擴展
    1. 後殖民主義者認為西方國家運用對其可以掌握漢控制話語論述的知識形成與理解的權力,隱藏了對探討知識與殖民事實的真相,控制知識權力塑造、掌控非西方世界織文化、認知與價值觀
    2. 資本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國際經濟成為世界的共同意識、普世價值→ 合理化西方國家控制和剝削非西方國家之不正義的事實。
    3. 影響:後殖民主義者認為,因為第三世界國家在正式或是經濟發展上長久來多是以西方國家之思想與文化為主要仿效者,使得即使第三世界國家獲取政治與經濟的獨立,卻仍然無法去除西方文化與思想的影響和制約。此即是文化霸權的影響力。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四節 依賴理論]
[壹、理論源起與主要內涵]
拉丁美洲學者開始對現代化理論解釋新興國家之所以未能發展,完全是國內傳統制度結構、文化和價值系統所造成,故而只要仿效先進國家支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即可使這些國家達到現代化的境界之論,產生質疑。
→從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中尋求解答。
→依賴理論由此而起。
歸咎:
  1. 脫離殖民統治的國家經濟發展落後乃因西方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時期對於殖民地進行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之壓迫、宰制所致 → 依賴理論的基礎
  2. 拉丁美洲這些國家之所以未能突破經濟發展困境,乃因歐洲與北美這些先進工業化國家或者是所謂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長期以來極盡所能的剝削,並將這些國家創造成為附屬和依賴這些西方先進國家而存在著
  3. 全球資本主義的經濟互賴:某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乃是受植於另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擴充,原本的互賴關係 → 依賴關係。 → 依賴國經濟呈現濟落後又受剝削的慘況、自己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決定毫無影響力
    1. 依賴國的供給來自被依賴國的需求,依賴國藥生產何物及如何生產完全取決於被依賴國
    2. 被依賴國藉此剝削依賴國的經濟生產,獲取盈餘 → 被依賴國變強
    3. 依賴國只能是附屬這些剝削而獲利的世界權力核心

擴展:
  1. 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互賴體系被劃分成邊陲(依賴者、被剝削者)、核心(被依賴者,剝削者),西方世界國家為「核心」;邊陲國家被剝削,經濟倒退 → 依賴理論又被稱為未發展的理論,關心已開發國家與未開發國家織經濟不平等關係與其所引發的問題。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四節 依賴理論]
[貳、古典依賴理論]
  1. 強調依賴必然會造成落後的經濟發展情況,將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視為是邊陲地區之低發展國家之所以落後和未發展的禍害與根源
  2. 否定資本主義價值
  3. 主張邊陲地區之低發展國家應以激進的方式切斷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所有關係

[參、結構依賴理論]
  1. 邊陲經濟發展落後的問題,是受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影響
  2. 國家內部也有問題
  3. 運用結構主義觀點解析造成邊陲國家之所以落後與未發展之國際結構與國內結構

  1. 國際的結構
    1.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邊陲國家受到核心國家經由資金、科技與貿易等經濟活動的壟斷性控制 → 被動與不平等的狀態 → 落後的原因
    2. 必須透過改變國際典則扭轉經濟發展的困境
    3. 低發展國家所處地理位置、社會和經濟之不利於經濟成長與發展條件,因此將自由經濟與貿易的做法強加於這些地區國家的結果,無法提升其經濟發展,只會使其落入窘境
    4. 世界經濟體系=核心國家+邊陲國家
      1. 運用國際組織:聯合國促進低發展國家利益、限制已發展國家之出口、保護低發展國家工業生產力
      2. 國際條約和規則
  2. 國內結構
    1. 社會的僵固性:大部份低發展國家對於國家外的變動之適應與調整能力較差
      1. 排他性的組織團體
      2. 社會充斥個人主觀的人情因素、缺乏客觀規範
      3. 勞工分工過度僵化
      4. 缺乏廣泛適用的一般性原則
      5. 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等組成國家社會各資源部門都太過侷限、不機動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四節 依賴理論]
[參、 依賴的發展理論]
  1. 只要為發展與低發展加與開發國家的資本家進行合作,依舊可以這些國家的經濟向上提升、獲得良好發展
  2. 已開發國家和資本主義體系對於未開發國家仍有負面影響
  3. 舉例:巴西將國際資金視為巴西國內經濟整體的一部份,而非全部,外資無法完全掌控巴西國家經濟發展。外資與地方資本、國家資本合作下,成為可提升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且外資可共享經濟成長發展的利益
  4. 破除古典依賴理論、結構依賴理論的的論點,提出國家在低發展國家之經濟發展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
    1. 國家在發展中俱有主導能力(強勢國家)
    2. 國家強勢是依賴發展的關鍵
    3. 國家工業資本是存在的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第五節 世界體系理論]
從歷史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問題,創建學術界矚目的世界體系理論。
希望擺脫現代化理論對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束縛,補充依賴理論對於解釋未發展與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問題隻侷限,藉由對西方歷史發展與其現代化經驗的探討與重新定位,來轉變和提升士人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建解。
  1. 世界經濟體系結構論——核心、半邊陲、邊陲的三元結構
    1. 核心國家:擁有供給市場需求的工業製造力,也有精緻農業。如美國。依靠先進的工業技術得以生產大量的工業產品,並依據技術優勢與龐大資金掌控和支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其他區域。經濟體系的主導者。
    2. 邊陲國家:缺少多元性地方團體對國家的推進作用,使國家朝若是國家發展。邊陲依附核心成為工業和經濟發展的原料與便宜勞動力的供給者。
      1. 前者剝削後者。不平等交易。剩餘價值由核心流向邊陲。
    3. 半邊陲:擁有比邊陲國家更佳但卻不如核心國家之工業技術與生產製造力,在資金匯集方面也是如此。
      1. 某種程度上可剝削邊陲,但又受制於核心
      2. 如東歐、南亞、中國、南韓、台灣、新加坡
    4.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已擴及全球,是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脫離這個三元的體系。
  2. 動態性的世界經濟體系論
    1. 世紀體系理論是一個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俱有動態分析的理論
    2. 半邊陲——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關鍵
    3. 缺乏半邊陲無法理解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運作,因半邊陲乃是世界經濟的平穩運轉必要者。
    4. 垂直的結構——核心最上,半邊陲居中,邊陲最下。
    5. 核心和邊陲向邊陲和核心的流動都無法一次到位,必須經過半邊陲此一階段,故知半邊陲之重要。
    6. 半邊陲可減緩核心和邊陲之緊張
    7. 世界政治、政治經濟
      1. 世界政治:半邊陲在世界政治運作中,可以用之於消解核心與邊陲所造成的兩極化的政治問題與危機,作為世界政治支不平等發展的報酬
      2. 政治經濟:半邊陲緩衝核心與邊陲的對立:給予邊陲國家希望,不至於永遠處於被剝削、壓迫的地位,藉此鼓舞邊陲國家。
  3. 邊陲與半邊陲國家轉換地位的機遇與策略論
    1. 攫取機會
    2. 經由引進商機而促進發展
    3. 仰賴自我發展,避免或降低外力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干預

文化霸權論的問題與批評
文化霸權並非完全不利於大眾 EX儒家文化的部分精華
要以什麼文化價值和理念取代現有的文化?

共產主義在現實上有行使的困難